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mail Mobile

原创园地

首页 > 原创园地
被误解的情商:情商高不只是会说话而已

2017-09-09


01


听过一句话: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他人评价,这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对于高情商者的说话之道,有人总结了一些他们一定不会的话,比如:

我不是早就说过了么?

你这人怎么就开不起玩笑呢?

你懂什么啊?听我说!

我这人就这脾气,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丑话说这前面,我这是为你好。

你要是这样想,我也没办法。


规避了这些,你就离一个情商高的人不远了,这些话背后似乎还夹带这层暗语。



还有一些学习的榜样。


比如,黄渤。

黄渤某次在台上讲到说话的艺术,说尽量不要让别人尴尬也别让自己尴尬,于是举了一个例子。


他有一次等飞机,突然有个人拍他一下问他去哪儿,他一脸懵逼说去上海,对方也说自己去上海,那人又说:“挺忙的吧。”黄渤说:“是挺忙的”。然后在脑子里琢磨这人到底是谁。


聊到后来说:“我看了你演的好多戏,我太喜欢你了。”黄渤才意识到原来是粉丝,松了一口气,然后那人说:“我最喜欢看你演的那部,看了好多遍,就和刘德华演的那部。”


黄渤心想自己没和刘德华一起拍过戏呀,正纳闷儿呢,那人又说:“就那部,有刘德华,还有李冰冰……天下无贼!”黄渤:“哦... ...”


原来是认错人了,把黄渤认成了王宝强。尴尬的是,两人都是喜剧明星。


黄渤说:“此时已经聊了十多分钟了,我和我的粉丝,聊得特别开心... ...”,黄渤的自嘲让现场听演讲的人都乐了。


聊完临告别之前那人要求签名,好嘛,问题来了,认错人的该怎么签呢?这时黄渤说了:“不让别人尴尬,也别让自己尴尬,于是我就刷刷刷签上,王—宝—强!”

黄渤被问到是否能取代葛优时,他回答:“这个时代不会阻止你自己闪耀,但你也覆盖不了任何人的光辉。


因为人家曾是开天辟地,在中国电影那样的时候,人是创时代的电影人。我们只是继续前行的一些晚辈,对这个不敢造次。

黄渤上台湾的综艺《康熙来了》,小S调侃他长得特殊,他回答:“一开始长得还蛮婉约的,后来就变得抽象了。”

闫妮第一次见到黄渤的时候说:“我跟你演夫妻呀,我知道我要走向丑星的行列了。”黄渤说:“我跟你一起演,我想我要走向帅哥的行列了。”



说话之道,黄渤绝对是娱乐圈中大师一样的存在,他总能不卑不亢、稳定自若地把一切尴尬巧妙化解,而又滴水不漏,叫人拍手称快。


再引申一点,语言交流,本身就是社交最基础也最主要的方式。能说会道,交谈时能给人一种轻快、如沐春风的感觉,实际上体现的是社交技巧的高超。


这是多少人,读多少书,都得不到的能力。要不然,怎么总有人说:情商比智商重要呢?


实际上,将情商等同为[会说话]或者[社交能力],是完完全全误解情商了。


02


众所知周,情商,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由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在1990年首先提出。


1995年,《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1997年,这本书被引入中国。


情商的单词是Emotional Intelligence,涵义是情绪智力。它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自我,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从这个理论上说,那么,对情商流行的解释只执着于4和5,而忽略了更加重要的1、2和3。


人具有社会性,在社会中,尤其在职场中,调控和他人的关系,非常重要。但人首先是个体,其次谈论社会性才有意义。事实上,当自己本身已经具备良好的情绪管控能力时,在面对他人与自己的情绪对碰的时候,这种能力也能够被发挥得游刃有余。


03


一个人能准确识别自己当下的情绪,又能保持出离的警觉,了解自己的需求,分辨处境的利弊、对错和是否必要,以此来及时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其实比管理和他人的关系更加困难。



所谓“一醉解千愁”,就是主观情绪失控的表现。人生,最难的是和自己相处。


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的人设,就是情商高的代表,但是剧中这个人物的表现,却难以令人赞同。

当邱莹莹被白主管欺骗感情时,她闯进白主管家,把他的家翻得一团乱,以此泄愤帮邱莹莹出气,最后却被白主管叫警察抓进了派出所。


如果是高情商的人,会帮当事人将负面的情绪转化为正面的认识,比如:遇到渣男,分手是及时止损,应该庆幸错误已经被停止,并且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将他人的愤怒情绪投射到自己身上,去做让双方都不体面的不堪举动。假如有一天这些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那么,她会立刻显得不知所措,四处求援。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就是,高情商的遇事会想办法排解,低情商的表现则是想办法爆发或是宣泄


旅行时,认识一个智商很高的朋友。我说你工作那么厉害,又能自己写书,一定有很多朋友吧。她却笑笑:相反,周围的人都觉得我情商低,人都以和情商低的人为伍而为耻。


她解释,思维和认知的差异造成的结果就是你的话语很难在周围的小团体中取得认同度,尽管你自己无意分出高低优劣,但是他们却可以因为这个理由给你戴上一个低“情商”的帽子而抢先占领舆论的高地。


后来,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她变得小有名气。戏剧的是,曾经讥讽、排挤她的人却又变得无不谄媚献殷勤,甚至将她奉为偶像。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将“情商”的理解过分趋近于社交,很多关于情商高低的论断,其实是有失公允的。有的人需要借助“情商高”来遮掩自己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丑态,或是粉饰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钻营。


但那最终都不是真正的情商。


做好自己,提升自己,遇事能够处变不惊,弊中求利,就是最好的情商。





往期内容


年轻人,别太把美貌当回事了


生命的轨迹,只差一步


王者荣耀英雄杀人排行榜!是他是他原来是他!


“春风十里不如你”真的不是在夸你